槎水这家非公有制企业带领贫困群众走出致富之路_中共潜山市委统战部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新闻中心 > 乡镇动态

槎水这家非公有制企业带领贫困群众走出致富之路

时间:2018-09-21 12:22作者:潜山统战部 点击:
    走进潜山市槎水镇恩品服装有限公司,只见宽敞明亮的生产车间里,40多名工人正坐在机台前紧张劳作。一位精明干练的青年小伙在车间里来回走动,认真检查产品质量。他就是这家服装加工厂的创办者储德著。
    今年35岁的储德著从小在风景秀丽的槎水村方家山长大,由于家庭困难,15岁就来到江苏常熟市一家服装厂打工。和大多数学徒工一样,他从搬运分送原材料做起,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。由于他聪明能干,刻苦好学,很快便成为裁剪、熨烫、缝纫等方面的行家里手。再加上他工作出色,后来又被任命为管理人员,从而积累了丰富的经营和管理经验,这为实现自已创业梦想打下了扎实的基础。
    慢慢的,凭着山区人的韧劲,储德著注册了自己的公司,并根据服装行业消费群体“个性化”的市场需求,调整了经营方式,创办了“零单”模式,即把大流水线生产化整为零,建设多个更为灵活的小加工厂。经过十几年摸爬滚打,储德著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,在江苏常熟市、潜山经济开发区创办了10余家服装加工厂,解决了700人就业。
    储德著每年都回家探亲,看到家乡一年年大变化,但还有一部分群众没有实现稳定就业,就萌发了回乡办厂的想法。今年2月,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槎水村书记储胜权,立即得到了响应和支持。
    说干就干,不到半年时间,一个可容纳100多人就业的服装厂就建设成功,于8月2日正式挂牌开业,通过“企业+驿站+贫困户”的模式,能够为槎水村一带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。开业刚刚一个多月,目前有76人在这里务工,大部分是留守妇女和老人,其中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6人。
    为了让工人们安心于生产,不牵挂于正在读书的孩子,公司采取了更为人性化的服务方式,把就业培训中心利用起来,作为员工子女假期和放学后的活动场所。为了让职工更好地照顾家庭,服装厂对熟练工人创造了更灵活的就业条件,可以领取料子回家加工,按件计酬。33岁的贫困人口余铃铃就选择在家加工成衣,上个月获得报酬4000元。
    “家乡的创业环境很好,在家乡办企业,不但公司能够增收,乡亲们在家门口也能实现就业。”储德著对企业的发展充满了信心。他相信,只要善待了员工,尊重了员工,才能让他们热爱“恩品”,努力工作,最终实现企业和员工双赢。
  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